110713清明上河圖
《清明上河圖》的原畫長528公分,高24.8公分,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,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。《清明上河圖》描繪清明時節[1]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。作品以長卷形式,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,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,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,一部份是農村,另一部是市集。畫中有814人,牲畜60多匹,船隻28艘,房屋樓宇30多棟,車20輛,轎8頂,樹木170多棵,往來衣著不同,神情各異,栩栩如生,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,注重情節,構圖疏密有致,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,筆墨章法都很巧妙,頗見功底。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。
以上資料,摘錄自維基百科
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8%85%E6%98%8E%E4%B8%8A%E6%B2%B3%E5%9C%96
在此建議各位,如果想來參觀展覽,請多加利用大眾運輸系統.
為什麼呢??
因為,想要在週邊找到停車位,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.
所以,不想擔誤到參觀的時間和心情,請多加利用大眾運輸系統.


展覽的地點,就是花博的爭豔館.
也就是捷運圓山站旁,前台北市中山足球場.



我會建議要租個導覽解說機,這樣會更加明白展覽的內容.
館內可以進行拍照或攝影,但千萬別用閃光燈.


參觀的人潮還頗多的,要有耐心慢慢欣賞喔.

我對這段的歷史不是很好,所以大家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解釋.
一進門後,首先展示的明朝和清朝版.



當然,也要對原版稍作講解.




這次"會動的清明上河圖",是以宋朝張擇端的版本為主體.
大家要認真聽解說機裡的講解,不然就有點流於走馬看花.

這一整片就是宋朝張擇端版.
解說機將此圖分成好幾個區塊,每一個區塊都有解說.

會動,是因為現代的科技進步了.
將原本只是平面的靜態圖,利用電腦動畫的方式.
讓圖中的人物, 活了起來,動了起來.


看完了"不會動"的,由此進去,就可以看到"會動"的.

場地很大,要靠近一點看.
因為很多細膩的人物動畫,不近一點看是看不清礎的.

如果各位有仔細聽解說機的講解,明白了整幅圖的內容.
"會動"的圖,會讓各位有身歷其境的感覺.


請多花點時間在這裡,因為有分白天和夜晚.
每一個區塊,都有不同的變化喔!!!

展出的時間,還算蠻長的.
可以來一趟,中國文化之旅.
官方網址
river.ishow.gmg.tw/
-
4583
- 0
